《爆破》学术不端声明
《爆破》致力于发表内容完整的高质量论文,实行严格的同行评议制度,并采用中国知网学术不端文献检测系统对所有发表稿件在投稿后和发表前进行两次查重。严格的学术道德行为标准对净化学术环境和促进《爆破》良性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爆破》实施的道德规范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第一章 署名标准
1.1 为研究工作的概念、思路、选题、设计及数据的获取、分析或解释做出重要贡献者。
1.2 撰写论文或对其关键内容进行修改者。
1.3 对最终发表的论文进行全面审核与把关,并作最终定稿者。
1.4 除了负责本人的研究贡献外,同意对研究工作各方面的诚信问题负责。
未满足全部4条标准者不宜列为作者,但若获得本人同意,可在致谢中表现感谢。
第二章 署名排序与变更
原则上作者署名按照上述原则按贡献大小排序,由论文署名作者共同商定,并在投稿前确定,投稿后和发表后,作者署名一般不得更改,如确需变更,论文主要负责人(第一作者和通信作者)需向《爆破》编辑部提交书面变更申请,陈述理由,并由全部署名(包括变更署名)作者签字确认,经《爆破》编辑委员会讨论通过后方可变更。论文正式发表后的作者署名变更,一般以“更正”形式刊出。作者不得擅自在修改稿中更改作者署名。
一般情况下,论文中只标注一位通信作者,如果论文成果来自多单位合作研究,确有必要增加通信作者或同等贡献作者时,可酌情增加,一般不超过两位。由多作者完成的大型团队的成果可以将作者署名为团队名称,也可以加上每个作者的姓名。
第三章 作者所在机构标注
3.1 署名单位。署名单位是指作者隶属的行政机构名称或完成该研究工作的单位。如果作者隶属的行政机构与完成课题选题、研究方案设计、提供研究条件和完成研究工作的机构不一致时,则以提供研究条件和完成研究工作的机构为作者单位。如果作者单位与论文研究内容不相关,作者应说明自己在研究中所做的贡献,或由作者单位出具证明,证明该作者确实从事了该项研究。
3.2 多机构署名。作者隶属不同机构,原则上单位署名只列出论文研究工作完成机构的名称,或能提供论文发表授权书的机构,其他机构名称可添加脚注或标注于文章统一位置,
3.3 合作单位署名及排序。由多个机构合作研究产出的论文,其单位署名根据协商首先确定作者排序,然后根据论文作者排序确定单位署名排序。
3.4 作者单位变更。作者隶属机构名称发生变化,作者单位署名应按新的隶属机构名称署名,同时标注原单位名称。
第四章 剽窃
剽窃他人的工作或科研成果,包括思想、概念、结果、结论、方法、文本、图片、表格、影像资料等,当作自己的工作或成果而不注明出处,或者没有恰当地说明出处。
4.1 自我剽窃。作者复制自己或所在团队已发表的成果,但未注明出处,再次作为新成果发表。
4.1.1 文字剽窃。作者复制他人已发表文章的文字或段落,但未注明出处,当作自己文章组成部分再次发表。
4.1.2 数据、图表、公式剽窃。作者复制他人已经发表文章的数据、图表、公式,但未注明出处或缺少版权许可,当作自己文章组成部分再次发表。
4.1.3 思想剽窃。直接将他人的思想和创意,以多种形式,但未注明出处,当作自己的思想和创意来发表文章。
4.1.4 如直接引用较多文字,虽标明出处,但未加引号,也属于剽窃的范畴,必须对这些文字进行改写。
4.2 伪造是指对伪造数据、资料或结果,并予以记录或报道。
4.3 篡改是指在科研材料、设备或实验过程中作假,或者篡改、遗漏资料或结果,使科研记录不能准确地反映研究工作。应当注意的是,不应对图片进行过度修改,否则也属于对数据的篡改。
《爆破》对剽窃、伪造与篡改稿件有权进行退稿处理,有权在《爆破》期刊进行实名通告批评,有权通知有关单位对主要作者进行严肃的行政处罚。
第五章 更正
期刊对已正式发表论文(纸质版、电子版、网络版)部分内容进行更正的声明,以下几种情况应刊登更正声明:
论文中的部分内容存在错误,尤其是非主观故意的错误。
作者署名存在错误,需要变更。
第六章 撤稿
期刊对已正式发表论文(纸质版、电子版、网络版)取消发表权的一种常规纠错程序和工作行为之一,以下几种情况刊登撤稿声明:
论文存在第三方代写、代投,对论文内容进行修改的情况。
论文存在数据伪造和篡改,导致该论文所报道的结果不可信。
论文存在学术剽窃、抄袭问题。按照分类方式的不同可分为文字抄袭、图标抄袭,或观点抄袭、段落抄袭、全文抄袭。
论文存在重复发表、一稿多投的问题。
作者提供虚假同行评审人信息,或作者伪造专家推荐意见的情况。
在实验设计、实施、分析等过程中,由于作者非主观故意的错误导致该论文所报道的结果不可信。存在违反相关法律、法规的问题。